11月1日—11月2日,2025年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年会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等承办,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探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我院高度重视此次学术交流。张扬副校长、张改清院长、丛胜美副院长、朱丽娟副院长、陈卫华副院长带队,关付新教授、张建杰教授、郭震教授及青年教师、硕博研究生代表共同参与,在年会各环节充分展现我院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学术活力。
在分会场组织与学术评议环节,我院老师通过主持专场会议、分会场及担任点评人,深度主导核心议题研讨,为学术交流提质增效。
张扬副校长主持“贫困缓解与生计韧性Ⅱ”分会场,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就业帮扶与生计韧性提升等前沿议题,精准把握外延研究动态,组织全国高校学者展开深度交流,推动形成多项建设性观点。

张改清院长担任“粮食大省建设农业强省的理论与实践”专场会议主持人,聚焦粮食主产区“由大到强”的转型难题,搭建跨院校交流平台。


关付新教授主持“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征文报告分会场,围绕农村基建供给效率、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组织研讨。
郭震教授主持“营养与健康Ⅱ”征文报告分会场。

丛胜美副院长担任“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与制度创新Ⅱ”征文报告分会场点评人。

朱丽娟副院长担任“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Ⅱ”征文报告分会场点评人。

在各平行分论坛的学术汇报环节,我院师生从粮食安全、农村集体经济、农业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本等多领域精准切入,通过主旨汇报、专题报告、论文分享等形式,展现学术潜力。
张改清院长、关付新教授结合河南粮食生产实践相关主题作主旨汇报,深入剖析粮食安全与农业强省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参会专家展开热烈讨论。


褚力其老师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场会议作专题汇报,分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的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效。

沈玉洁老师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征文报告分会场汇报《农业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农业碳效率》。

博士生崔锐洁在“人力资本与代际传递”征文报告分会场汇报《人力资本质量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

博士生景仕钊在“城乡融合发展Ⅱ”征文报告分会场汇报《县域城乡融合何以影响农民工肥胖?——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博士生杨璟熠在“贫困缓解与生计韧性I”征文报告分会场汇报《环境性收入:相对贫困治理中的“安全网”还是“绊脚石”?》。

硕士生张玥玥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征文报告分会场汇报《气象灾害冲击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证据》。

硕士生王秋婉在 “农业数字技术”分会场汇报论文《Ecological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Network Activity: Digital-Green Separation or Green-Digital Integration——Tests Based on Counterfactual and Double Machine Learning》。

此次参会是我院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通过与全国同行的深度交流,我院师生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更找准了后续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的切入点。未来,我院将持续聚焦“三农”领域核心议题,强化跨学科研究与成果转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河南智慧”与“高校力量”。

初审 丛胜美
复审 张改清
终审 彭尚先